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③ 進入波斯尼亞國境 初訪薩拉熱窩

香港人也許都會記得,90年代時鄭秀文有一首人氣K歌「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今日筆者就將坐上巴士,前往7小時車程以外的波斯尼亞(Bosnia)的薩拉熱窩(Sarajevo)。

在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中「薩拉熱窩」的稱呼都是Sarajevo,這個名稱來自於土耳其語中的「宮殿」。

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

在到達薩拉熱窩之前,先到了波斯尼亞邊境小鎮Zvornik。

午餐在一間花木扶疏的小石屋吃,主菜是鱒魚和—白飯!向店主打聽,原來在巴爾幹半島中馬其頓人也會吃飯。馬其頓是西方歷史人其中一位重要人物—亞歷山大的國家,他打贏了波斯。

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

午餐過後繼續餘下的三小時趕山路。波斯尼亞邊疆入薩拉熱窩一段路曲折險要,在層巒疊翠中車子繞過九曲十三彎,望下去是尖頂小木屋或磚瓦農家,江天一色無塵染。每家每戶雖然細小簡陋,洗濯物卻井然有序地由大至小乾淨地排列在窗台上。

車行百哩,沿路牛馬優哉悠哉吃青草,白雲千載空悠悠。難怪巴爾幹叫「巴爾幹」!土耳其人大約就是看到這種景色而稱這裡為「綠色之地」吧。

再過了一個小時,終於駛入了薩拉熱窩的市區。舉目四顧竟然看到除了清真寺還有頂著十字架的教堂以及猶太教的教會。薩拉熱窩有西方的耶路撒冷之稱,想不到市內隨意打個白鴿轉就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宗教建築。普通的建築物都是偏向土耳其式樣的,偶爾也能看到西式的建築物。

在市內最搶眼的莫過於路面電車了。大家都知道美國三藩市的路面電車1878年歷史最悠久;但是卻沒有人知道第二歷史悠久的就在薩拉熱窩,始建於1885年。上兩個月在日本四國坐日本最早的路面電車「土佐電鐵」是日俄戰爭時打通的,那是1904年,比這個遲了差不多二十年。

SARAJEVO

細心一看市面上不少建築還留有彈孔或者大砲打過的痕跡。回想一下當年90年代曾經風行一時鄭秀文的名曲,大約可以聯想到烽火漫天下薩拉熱窩人民如何在水深火熱掙扎求存。

SARAJEVO

 

古代的薩拉熱窩

在文章最後,給大家補一點遠古史。古代人大多認為伊利里亞人生活在西巴爾幹地區,在被羅馬帝國征服之前,在薩拉熱窩地區有多個伊利里亞人的居住點,故伊利里亞文化是薩拉熱窩中最突出的文化。 大家記得《羅馬浴場》嗎?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城市的名字是硫磺溫泉(Aquae Sulphurae)。

羅馬帝國之後,哥德人佔據此地;之後斯拉夫人在7世紀來到這裡。斯拉夫人和俄國人算是同種族,斯拉夫語據說和俄語也相近。

BOSNIA

訂酒店網站介紹:

Wego Hotel Booking

Hotels.com Hotel Reservation

Agoda Travel 

申請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備有多國服務,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