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 香港百年老店:廣生堂雙妹嘜

很久以前已經想寫一個關於廣生堂雙妹嘜的介紹. 2003年, 廣生堂雙妹嘜105週年我還在中大歷史系, 碰巧要做一個有關香港的家傳戶曉的歷史性品牌的研究, 於是翻盡了身邊的資料, 發現維他奶也好, 李錦記也好, 都已經被人做過了. 作為學生最忌題目人人一樣, 於是決定使用當年剛剛改變市場政策的廣生堂雙妹嘜作為論文題目. 結果成績如果已經沒有記憶, 但好肯定是從那時開始, 開始真正留意廣生堂的雙妹嘜.

有關廣生堂雙妹嘜的香港文學著作, 早期有農婦的”憶亡姐”(散文), 後有李碧華的”雙妹嘜”(短篇小說). 在不少香港人的心目中, 廣生堂雙妹嘜就好像紅A膠桶, 是一個通俗的, 大家都負擔得起的, 老一輩常用的品牌. 歷史上記載廣生堂是香港的公司, 在19世紀時外國的化妝品開始流入市場, 可是價錢都比較貴. 廣生堂有見及此推出了自家品牌的化妝品, 造福香港的女性. 因此廣生堂雙妹嘜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香港第一個化妝品品牌.

我對廣生堂雙妹嘜的最深印象, 停留在二十年前, 上水的村屋裡. 那個反映著幽幽的綠光的玻璃瓶, 裝著外婆的花露水.那時的房子還有灶和天井. 你能想像80年代的香港原來還有這種房子嗎? 在非常幼小的我心目中, 花露水的香味等如老太婆的香氣. 一種陳舊的, 老人的氣味. 但是, 卻很清新.

現在廣生堂雙妹嘜除了花露水, 還有淋浴鹽. 這是傳統系列. 現代的化妝品系列, 還有各種精華素.

這是我現在用的拍紙簿. 紙質不錯, 每頁也有雙妹嘜的圖案.

兩個情同手足的女子, 有傳言說其實model都是男人. 那時女子們不能拋頭露面, 何況是拍廣告. 又有人說兩個女人其實不是姐妹….姑且不知道這些傳言是否真的, 但那些水彩畫現在已經成了經典. 在廟街可以找到很多海報, 吸引著找尋古老香港的氣味的老外的心.

這是賀咭套裝. 記載了多年來廣生堂雙妹嘜的海報設計.

香港的吸引力大家往往只看到現代的一面, 卻不知道更多的外國人, 想看的不是一個東方的紐約, 而是舊時電影中, 我們看到的老香港. 在不斷的城市改革裡, 老香港已經遺失在時間的旋渦之中. 那些唐樓, 龍門酒樓, 雷生春, 皇后碼頭一個個離我們而去. 年代逝去我們得到了現代化, 失去了的是傳統和特色. 不過這些不會是政府關心的. 改善民生創造就業, 遠比活化歷史, 找尋香港的根來得要緊. 這也是沒法的事.

看看山頂廣場的廣生堂雙妹嘜專門店吧.

當時的擺設在店裡重現了. 經店員準許下還拍了點紀念照.

除了這傳統的包裝, 還有前衛的嘖咀裝.

各種新商品. 非常精美可愛. 重點是價錢非常相宜, 幾元到幾十元, 懷舊不再是有錢人玩意.

化妝桌上一角

傳統的佈置揉合現代的專業的意見和服務. 購物那天是2009年, 適逢111週年. 身分證上有一個1字便有5%優惠, 剛剛好有三個1字, 15%Off.

有次在灣仔碼頭, 以及尖沙咀的新港中心看到廣生堂的自動販賣機. 喔~? 除了奇華餅家變成了香港奇禮,廣生堂雙妹嘜也變成了香港風味的小小紀念品? 這”香港的香味” 很有香港的氣息呢! 清幽的一抺香, 代表著繁華以外的另一個已經漸漸消失的舊香港. 這個111歲的化妝品牌會與時並進, 又懂得保留傳統和活用傳統推出化妝品以外的商品. 個人認為非常可取.

有關更多相關資料請到: http://www.twogirls.hk/e/ptxwebstore_default_home.asp

總店及分店設有精美單張索取, 包括中, 英, 日語

(關注我的微博@wongkiri 面書訂閱@Kiri Chloe Wong)

總店地址︰
 
銅鑼灣記利佐治街2-10號銅鑼灣地帶207-8號舖   (銅鑼灣地鐵站E出口)     
營業時間:12-10pm                
查詢電話:2504-1811
 
分店地址︰
 
山頂道118號山頂廣場1樓10號舖
營業時間:10:30-8:30pm
查詢電話:2849-2387

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311號 皇室堡103號舖 
營業時間:14:00-20:00pm

LCX(尖沙咀)
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第3層
千色Citistore 
• 新界沙田馬鞍山鞍祿街18號新港城中心三樓   (個人護理部)
• 新界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二期商場一樓 (個人護理部)
• 九龍大角咀福利街8號港灣豪庭廣場地下   (個人護理部)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