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參觀200周年以西班牙藝術為首的800年間歐洲各地珍藏集中地普拉多美術館(Museo del Prado)目不暇給,今日來到1992年開館的20世紀現代藝術品主場蘇菲亞皇后美術館(Museo Reina Sofía)。
其實兩間美術館距離並不遙遠,步行10分鐘走可以去到。
蘇菲亞皇后美術館的外型也非常現代,在附近街道傳統的歐洲建築群中鶴立雞群。兩個透明的玻璃升降機分別寫着Reina和Sofia,中間就是入口。只不過穿過了入口之後美術館的主體建築其實是18世紀Carlos三世年代意大利建築師建築的醫院改裝而成。
鎮館除了最著名的畢加索最重要的作品Guernica之外,還有Salvador Dalí和Joan Miró i Ferrà的作品。
平常時段一般入場費成人€10,但是除了閉館日之外平日最後的兩個小時以及星期日的下午都是免費開放。
進入美術館之後首先衝上4樓,迎面看到的是白色場上豆大的黑色字:Is the War Over? Art in the divided world (1945-1968)。
要看完整層的展覽場地就要繞圈子,這一層的作品都是以戰爭、和平、女性主義為主力。
有部份是街頭宣傳海報,寫下了一些激動人心的句子例如:「要對任何東西包括資產、國家、民族、三次上帝有生產力,但不包括人生。」
閱讀這些美術品也許需要更加多對歐洲20世紀前半部份的認知,會有比較深刻的感受。無奈的是我實在知識不足有太多無法明白的地方。在眾多的作品之中意外地看到大躍進年代的木刻版畫的圖案出現在作品之上、也有看到日軍的旗幟。
2樓206號室是蘇菲亞皇后美術館的精華所在:畢加索的巨型畫作「Guernica」。這是控訴1937年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德國納粹軍攻擊Guernica的作品,雖然畢加索作品成抽象的幾何圖案線條為主卻也能夠感受到灰灰黑黑線條中間心出來的痛楚。
近代的作品靈感或者作者抒發的情感都已歐洲生活歷史社會為中心,抽象的藝術表現本來已經難以理解故欠缺歷史和美術鑒賞能力的我就算想提升自己的文化質素都頗為吃力。可能再過幾年多讀幾本書、多看幾套電影再來看又有一番感受。
在言論沒有自由的年代,透過藝術表達想法的藝術家。
由於在美術館外面的宣傳海報上看静岡市駿河区県立美術館的日本畫家石田徹也死後14年終於衝出日本來到歐洲開個人展覽,決定把行程加碼,另外來回走了共1小時只為了看石田和另外一位雕塑家Charles Ray個人展覽所在的兩個分館Cristal和Velázquez!
兩個分館和蘇菲亞皇后美術館主館的現代建築成反比,是非常漂亮的舊式建築,而且有古舊的瓷磚裝飾外牆。這兩個公園裏面的美術館並不需要入場費,不過如果已經買了蘇菲亞皇后美術館的門票看完之後再回去蘇菲重新入場也是可以的。
雖然說Velázquez和Cristal位於主館斜對面的公園正中間,但是走路過去就花了26分鐘。就算你願意花錢解決想坐Uber也沒有用,因為當中有16分鐘是在公園裏穿過沙地或者上樓梯,如果要把蘇菲美術館全部的館都走完記着要有心理準備。
石田徹也死於2005年,他的畫作主角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男人。有些時候這個平頭裝的男人是學生、有時是上班族、有時是普通的一個人——就是我們。未知是否因為對日本文化相對比較熟悉、而且亞洲人的幹勁與壓力永遠畫成等號的方程式讓我對這個展館的畫作感受特別深。
我記得曾經在網上看過他的作品。一個小孩子被困在學校裏手腳生出來但是身體動彈不得,其他小孩子繼續在操場做朝早的晨操這幅作品我以前就已經震撼過今次來到遙遠的馬德里竟然看到真的深感運氣不錯。
整個展館就只有石田徹也本人的作品展出,高樓底與天井打入來自然的光線討好,參觀感受和「三步一作品」的主館截然不同。
在公園在走幾步就是用玻璃造成的古典建築Cristal、蘇菲美術館的另一個個人展覽Charles Ray純白色的雕像就在裏面展出。
由於這個玻璃建築外形實在漂亮宏偉外面還有一個水池,所以吸引了大量興奮地打卡的旅客。相反明明更加宏偉的Velázquez卻因為沒有旅行團大家都很專心安靜地欣賞石田徹也的作品。
在公園看完兩個展覽之後走路回到蘇菲亞皇后美術館餐廳吃了個簡單的龍蝦包午飯,又花了15分鐘穿插石板舊街去到馬德里美術館巡禮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國立提森美術館(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回到主館時拍下了巨型拍子機再逛一下紀念品店。
延伸閱讀: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記錄日常生活 @kirita
㊙️玩盡腦魔BB @lomore_kiri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博客來及香港各大書局均有代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