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久、好久。到底如何可以把被稱為「愛情三部曲」的三本夏目漱石小說一次過做一個綜合的分析以及記錄呢?
就好像《唐山大地震》和《背影》是我們的經典名作,日本的高中生一定要閱讀《心》。上YouTube也找到很多關於研究《心》的講話以及老師說明。
我也很喜歡《心》,但自從因為看了《從此以後》的電影忍不住翻看原作之後繼續買入了《三四郎》和《門》。意外發現原來相比起成為高中必讀課文的《心》,也許講述鄉村青年初次到城市偶然的相遇下愛上了若即若離的女子、兩個人你追我逐的暗戀故事更加適合情竇初開的年青人吧。
要把三本愛情小說順序排列,有些人會順着喜愛程度、有些人會從描寫細膩去比較。我偏向喜歡隨着人生成長去排列:
首先是代表對愛情懵懵懂懂還未知道是什麼一回事卻突然衝到面前的高中大學時代《三四郎》;接着是年青時還在摸索自己人生、對愛情依然有憧憬願意突破世俗去追尋真愛、對家庭依然略有反抗的《從此以後》;最後是勇敢作出選擇之後面對社會認識到世態炎涼只願安分守己工作的《門》。
講到情感描繪其實以上所有作品的人物心理、行為動作、身份環境等等我認為都非常出眾,即使已經是超過100年前的作品,「人心」的觸感依然歷久常新。
夏目漱石寫的是普通人的愛情,他們並不是閃亮的名人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但再普通的人都會有屬於自己最刻骨銘心、願意赴湯蹈火去維護的愛情。
帶着美麗哀愁的初戀
少年三四郎從熟悉的熊本家鄉來到陌生的城市—東京讀書,走入被稱為社會的縮影——大學這個地方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貪婪地吸取着各種知識、妄想自己未來可以改變世界、相信知識可以改變人生。
古代經典在他們手中成為聖書,既對未來有盼望亦對自己的能力有疑惑,遇見讓自己心神恍惚的異性驚覺原來這就是戀愛。《三四郎》如果放在21世紀的香港,大約就是一位思想單純、喜愛做夢、同時又努力成長的文藝青年吧?
以下是富士電視台1994年『文學ト云フ事』拍攝的現實版《三四郎》,而且稱讚他是日本文學歷史上最燦爛耀眼的青春小說。
通姦文學的啟蒙之師
沒有家庭負擔的青年離開校園之後,依然過着遊手好閑的生活,偶爾買些洋文書本接一些兼職過活。
《從此以後》書中的青年人生最大的後悔就是把自己以前一直喜歡的女孩子拱手相讓給自己最好的朋友。年月逝去看着自己的朋友工作不順也沒有好好珍惜自己喜愛的人心有不甘,同時又擔心自己無法給這個女孩子幸福……女孩子在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想起了和青年人曾經有過的曖昧,大膽發出信號求愛。
可是無論家庭如何不幸始終名義上是丈夫的人會得到社會的支持,要怪就怪在幾年前自以為偉大的拱手讓愛。
假如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人,就算對方已經名花有主可以出手嗎?尤其是這位主人是你大學時最好的朋友?這個即使在21世紀依然充滿兩難的問題, 100年前會發生怎樣的結局就請自行看書了。
愛與寂寞的終極
《門》講的是一個公務員的故事。因為弟弟突然間過來投靠,掀起了一些家庭的風波;有因為家裏需要錢把雜物拿去變賣認識到富有的鄰居,然後透過鄰居打探到大學時候最好的朋友竟然是自己的舊相識⋯
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做一份不怎麼喜歡但是穩定的工作?原來大學的時候公務員愛上了最好朋友的妻子橫刀奪愛,兩個人唯有排除萬難到其他地方生活。一般小說寫到這裏就是歌頌愛情開花結果的大團圓結局,但是《門》現實地寫下了大膽選擇之後面對生活的各種現實問題。
小時候我們都會以為自己有一段平淡平凡平穩的愛情,兩個人相遇相知相戀然後攜手步入教堂生兒育女白頭偕老。有些人的人生很簡單,就和以上的情節一樣漂亮地走完一生;也有些人情路崎嶇兜兜轉傳尋尋覓覓,但過了不輸小說電影的精彩戀愛故事。
正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才有千百萬樣可能。如果另外一個人就要努力去爭取,即使結果可能一敗塗地至少你願意嘗試過。
日本超級著名的YouTuber中田敦彦應為夏目漱石的戀愛三部曲極之着重戀愛自由與個人主義,而且還有專門評論夏目漱石作品故事的影片。有興趣的話可以上YouTube找尋一下。
中田敦彦評論三四郎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