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跟Facebook接觸到的目標顧客不一樣,源於它們的讀者也不一樣。喜歡文字的會停留在Facebook,喜歡圖像的會轉去Instagram。
這是我們一般的說法。
事實上,兩邊不都是娛樂為主?
60年代香港的報紙副刊講述文化部份比今天的還要好看,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資料詳盡。只不過放在今日的Facebook,也不見得喜歡文字的人有耐性看完了。
《娛樂至死》一書老早就聽過名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提起。只不過要認真把書拿在手來看,還需要聚精會神3小時,跟在YouTube聽30分鐘書評講解完全是兩回事。
以下摘錄部份我比較有印象的內容及感想。
頗為雜亂,看官們如果有耐性、又有好奇心就看下去吧。
幾十年前,作者擔心電視會讓人類不使用大腦。根據作者的定義,這刻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情況只有更嚴重。沒有被娛樂控制的人類已是鳳毛麟角。
讓我們從最簡單的兒童節目—家傳戶曉的芝麻街開始。
「芝麻街到底是娛樂還是學習?」
是在娛樂之中學習、還是要把學習娛樂化,才能吸引到學生追求知識?
教育娛樂化下影片節奏明快,能夠讓孩子歡樂無窮,表面上為孩子做好準備投入學習,實際上那並非讓他們預先進入學校群體生活的準備,而是順利融入熱愛娛樂文化的準備。
透過電視或者網路去學習知識的小孩,似乎很喜歡學習,作者認為附帶條件就是,學校以及課本內容以後也必須充滿娛樂味道,以後才能吸引孩子繼續學習。
至於其他的缺點我們還可以繼續數下去:學校課堂是人際互動地方,螢光幕面前的空間卻渺無人影;到學校強調語言發展與溝通能力,網站要求你注意影像;上學是法律規範,上網是個人選擇。
即使來到網上教學,在學校不專心聽課會被處罰,但在螢幕前關上鏡頭的學生不專心,卻不會有任何懲罰。自律、服從、專心等等訓練,上網都讓它們失去原本的功能及意義。
教育最嚴重的謬誤,就是誤以為一個人學習只需要學習他正在研讀的內容。「讀歷史、地理、化學、生物都是沒有用的,反正隨時上網搜尋,就有足夠資料。」可是我們誤會了學習其實是附帶在社會生存裏我們需要養育的「持久態度」,這比起拼音書寫、地理歷史等課程更加重要。
這些態度,對人的成長有著最深遠的影響。
換句話說,一個人在學習過程裏學到的最重要的事項,並不是知識的本體那麼簡單,而是態度以及學習方法。
作者提到在電視教學當中,疑惑一定會壓低收視率。觀眾學習時覺得疑惑就會轉台,所以節目中不能出現必須使用記憶、鑽研、應用、甚至是必須忍受的東西。
這裏有個假設,就是任何資訊、情節或者觀念都要安排得顯淺易懂,因為最重要是觀眾學得滿意,而不是讓他們有所長進。
我想起那些「十分鐘讓你了解〇〇」系列的YouTube片段。能夠在YouTube上獲得知識固然好,看完會否繼續尋根究柢、在某個範疇上用心鑽研,卻是每個人的選擇。
YouTube上提到的簡單知識,很多時是經歷過消化以及濃縮,要是要了解事物的全部,還是要逐一博覽群書。從電視或者網上片段掌握的意義往往是零散僵化,不能觸類旁通;從閱讀掌握的,比較有可能和我們原有的知識產生聯繫,因此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習慣了這些簡單、快捷的罐頭答案。只不過人類用發笑來取代思考,並不是最糟糕的。當人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笑,還有為什麼自己不再思考時,又是另一個景象了。
最後為大家送上香港電台「五夜廣場」有關《娛樂至死》的節目:
還有Happy Kongner的介紹,都是很高質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