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唐詩要從蠻夷方言開始

從小時候開始便對唐詩很有興趣. 不是說笑, 連做夢都可以遇到書上的古人的程度. 高峰迷戀期是中學時期, 我唸著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心情馳騁於唐代的歲月河山. 人可以透過文字去和古人神交, 他們的智慧成為了我成長時的一塊重要的踏腳石. 想當年望見阿諛奉承上位者(老師)的鼠輩(學生),靠著關係好得以在學校拿到不少好處, 我便以李義山的名句: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去感懷身世, 是個小老人精!!!

記得小學生時代國文老師說: 要唸好唐詩的押韻, 一定要學好國語! 於是小小的心靈相信了老師的話, 並且長達十多年之久. 直至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了有關俳句唐詩平仄押韻等課程後才知道這是荒天下之大謬. 經過語言學家指出, 相信今日許多廣東話口語都是出於唐人或是宋人的口語. 換而言之今日的廣東話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唐餘風”, 我們這些講廣東話的人要是時空交錯, 理應真的可以”尚友千古”. 更重要是不止是意義相同, 就連音韻也相同. 許多耳熟能詳的唐詩, 以至古漢語的文體, 其實是以粵語音寫的.

既然端午快到了, 且看一看屈原的名作: 《山鬼》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 那個”睇”字真是”看”的意思, 記得港台的節目”今日睇真D”嗎? 知道什麼叫”睇女”嗎? 睇者看也.

不要那麼快就跳到男女私情的話, 就挑一些名作吧.

用個中學五年級課文的《古詩十九首》看看.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棄損勿復道, 努力加餐飯!”

行了好久你還要我行, 重行重行, 不是廣東話是什麼.

講多無謂食飯實際! 快點努力加餐飯! 在廣東話飯不是一頓的, 是一餐的.

好了來到了戲肉了.

國語叫叫”今早”, 廣東叫”今朝”, 日語也是”今朝(けさ)”!

“今朝有酒今朝醉” (羅隱 – 《自遣》)

“明朝散髮弄扁舟” (李白 – 《將進酒》)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 《鵲橋仙》)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韋應物 – 《寄全椒山中道士》)

還有蘇軾的名句, 王菲都會唱了: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中的”幾時”, 國語正式是”何時”.  王維 “舊時王謝堂前燕” 的”舊時” , 李白”行路難 行路難” 的”行路” … 等普通話沒有的用法,廣東話裡卻屢見不鮮.

不看詞彙, 看看押韻吧.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當中的”流”與”樓”字在廣東話讀來都是”留”音. 但普通話讀來則前者是liu, 後者是lou.

杜甫的《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新”, “人”, “真”, “勻”四字皆同韻. 國語效果卻不是這樣. 粵語九聲的抑揚頓挫比普通話的四聲動聽和押韻多了.

國語沒有了入聲字, 使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不能再持續下去. 這麼多年來李清照的心情”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都被國語的欠缺入聲字搞得一點傷感之情都沒有. 那個”戚戚” 用廣東話唸起來真是心也有”戚” 起來的感覺(因為運氣的原因). 廣東話的文學價值極高. 現代普通話只有陰平陽平上去四聲, 入聲字則隨機化入以上幾聲之中消失. 連外國人都要學習體會唐詩的美的時候, 現在中國人卻因為普通話是官方語言而忽略廣東話. 談什麼三千里地河山, 什麼千百年來家國, 連繁體字都保不了, 大唐餘風自然也被輕視了.

到底為什麼廣東話會繼承了古語呢? 為什麼日語韓語和廣東話更相似呢?  

早期的南方被稱為南蠻 , 一片荒涼不毛之地. 廣東話比普通話歷史悠久, 保留了更多古代漢語元素, 所以會說廣東話的人學日語和韓語都更容易. 因為日韓語在唐代時深受古漢語影響, 他們不單學會了漢字, 更學會了在它們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語言. 古時韓國和日本的貴族都會漢語, 漢語就和歐洲的拉丁語和希臘語一樣地位超然. 在日本平安朝代和韓國的李氏朝鮮王朝, 漢字仍是非常重要的學術文字. 貴族女性都使用漢字, 以顯示她們和低下階層不一樣.

那麼廣東話的”唐風”又是從何而來?相信這應該是武則天當國時大事殺戮及流放政敵, 她把不殺而流放到嶺南的, 根據當時估計總數在十萬以上, 有些甚至是整族送來. 因此在地理的阻礙下, 廣東話得以脫離北方的影響, 在廣州一帶保存下去. 晚清國家閉關自守, 只有廣州可以對外貿易. 外國人入中國首先掌握的是粵語. 民初立國, 相傳當時國會內要求粵語成為官方語言的呼聲極高, 最後僅以一票之微敗給普通話.

有關入聲的延伸閱讀可看陳雲的文章: http://hk.news.yahoo.com/supplement/column/article.html?aid=id-1288

================

至於日語和國語和廣東話的相近之處, 實在一時間太多例子又好像沒有例子, 將來另文再談. 上面的”今朝” 是我想了好一會才想到的. 在學習日語的過程我經常也發現廣東話作為母語真的很棒! 如果你又懂國語又懂廣東話, 再去學日語, 真是事半功倍的!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