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青森駅邊海岸的青函連絡船八甲田丸,我接觸到1954年日本史上最大海難了「洞爺丸颱風」,進而走入1965年屢獲殊榮的電影《飢餓海峽》的世界。

《飢餓海峽》以昭和29年(1954年)實際發生過的洞爺丸海難和岩戶火災為背景,並把時間推前到昭和22年9月。3小時的電影帶出日本戰後貧窮的社會實況,曾經在中國東北居住超過10年的導演內田吐夢(うちだ とむ的「とむ」是「Tom」的音譯,導演有段時期亦稱為「富」,讀音同樣為「とむ」)以橫跨10年的時段講述三個平凡人類在貧困的世道中各自的因業執念和求生意志。
洞爺丸台風【日本史上最慘烈海難】日本國鐵四大災難 青函連絡船5艘連續沉沒

故事分為三階段:
① 天災中趁火打劫的三個犯人,其中兩人的屍體出現在海難現場。餘下在逃犯人受娼妓照顧後,一念之仁留下巨額金錢。娼妓有感其恩對警察說謊並跑到東京,警方束手無策成為懸案。



② 犯人回到老家後為當地各種建設投放大量金錢,成為德高望重的善長人翁。娼妓在東京繼續討生活,警官因失職被貶。
③ 10年後,娼妓在報章得知舊人近況前往探望,遭犯人殺死並棄屍。最後透過各種細微線索,當年警官再次出山,10年前的殺人放火案跟偽殉情案連結。犯人最終在前往北海道的船上投海自盡。



日本戰後黑白電影時代背影多以大時代的小人物去描繪當時的黎民百姓生活,當中最知名的必數《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美好星期天》等。
電影觀賞紀錄:【東京物語】昭和日本女優原節子最感人之作!小津安二郎戰後日本家庭現實細膩描繪
《飢餓海峽》改編自水上勉同名小說,跟松本清將小說改編的電影《砂之器》在「擺脫自身犯罪歷史」此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罪犯的心理活動上,則使我聯想到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罪與罰》。不同的是《罪與罰》中宋妮亞鼓勵男主角認罪殺人,《飢餓海峽》的八重知而不報,還作假證供。

犯人犬飼、沼天、木島殺人放火求財,大逆不道。犬飼對警察表示殺同伴把屍體拋入水中裝成天災死難者只為自保;娼妓八重明知手上巨款是賊贓,拿來照顧家人也不過是自保。衣食足方知榮辱,講什麼「大義」?

然而犬飼和八重在溫飽之後,沒有花天酒地,只是在投入平凡人的生活:犬飼改名換姓為樽見,回到丹後的東舞鶴興建消防局、提供教育、還修葺刑務所;八重落籍東京龜戶,心念着霧水情緣的犬飼繼續以賣肉維生。
或者這電影的主角其實是八重。同情車上偶遇的男人,意外獲得巨款還清債務,拿着男人遺下的指甲朝思暮想。苦等10年終於重見恩人,卻被決心拋棄過去的恩人殺死。電影中段透過八重在房間以月牙形指甲輕掃臉龐與頸項達到忘我境界,呼應兩人在青森大港花屋二樓激情纏綿一段戲,帶出了八重在「恩人」外對犬飼抱持男女之情的內心世界。溫婉善良癡情女性在日本電影中很常見,八重亦是其一。
串連起10年前後兩件殺人事件的警官弓坂對殺人縱火案的執念非比尋常,家中一直安放當年犬飼燒船留下的灰燼。有生之年能夠跑到東舞鶴與凡人打照面作深入交談,也是放下執念鬆一口氣的時候。犬飼以為自己脫胎換骨在丹後重獲新生,看見那些灰燼突然崩潰,最後在水祭八重時連人帶花消失在浪花之中,也是其因業了。

——從犯人犬飼搖身一變成為大慈善家的富有商人樽見的昂堂六尺大男人一跳入海,對應了男女主角初次在火車上見面,女主角隨手把吃完的飯團竹葉包裝使勁地拋出車外一幕⋯⋯

接著,我想借《飢餓海峽》電影中的蛛絲馬跡介紹一些日本文化歷史習俗。
① 洞爺丸颱風海難與岩戶大火(1954)
電影中以「層雲丸」之名出現的青函連絡船船隻歷史上確實存在,名稱叫「洞爺丸」。至於颱風名稱從15號颱風變成10號颱風,時間也推遲了七年。
洞爺丸颱風造成1155人死亡,日子為1954年9月26日半夜。電影場面重現的跟9月27日報章上提到的情景一模一樣。

1954年意外發生時青函連絡船所屬的國鐵才成立了六年(1948年6月立)。終戰之後有一兩艘下水投入使用(戰時製造戰後投入工作),其中一艘就是洞爺丸颱風中沉沒的第11青函丸。
岩戶大火在歷史上亦真實存在。在電影中這是殺人放火事件,但在真實歷史上被定性為「逃避颱風的災民不小心引起的火災」。

② 日本三大靈山——恐山
日本有句老話:「死ねばお山(恐山)に行く」,意思是死了的靈魂都會跑到恐山去。

八重跟犬飼相遇時提過母親擔當召喚靈魂的工作,透過警官弓坂之口,再次說明恐山與下北半島是八重家鄉。
假如有看過寺山修司《田園之死》中也出現過的恐山,相信都記得環境陰森恐怖。這裏被稱為青森縣心靈聖地,有靈敏體質的人不宜前往。



電影中偶爾出現過巫師招靈詭異鏡頭,跟恐山不無關係;最後犯人拿着花束投海,除了是懊悔、贖罪的心情,也許亦跟身為巫師女兒的八重索命有關係!?
視覺震撼?官能刺激?恐怖荒誕的『田園に死す』寺山修司的超現實主義世界觀
③ 龜戶天神木鷽祭典
八重落腳的龜戶屬於今日東京都台東區,她跟其他女郎到龜戶天神祭典「鷽替神事(うそかえしんじ)」、購入的木刻小鳥叫「木鷽(うそいくら)」。


在這裏提醒大家嚴謹學習時,千萬不要相信AI的解讀。
我嘗試讓AI解答電影中出現的神社的名稱,純粹推敲不在話下,連女演員的名稱、男主角初跟女主角見面時用的名稱都搞錯了。

④ 上野駅~東舞鶴駅
電影背景是昭和22年的海難、10年後的再會。昭和32年八重使用鐵道由上野出發到東舞鶴找尋犬飼。

如果回到電影拍攝的1965年,可乘搭1961年出現的特急白鳥經信越本線、北陸本線前往金澤,再轉急行到東舞鶴;假如來到2025年今日大家想去電影朝聖,現代路線搭北陸新幹線的話,要敦賀再轉小濱線。

正因為路途遙遠,更顯得八重前往東舞鶴找尋樽見(即犬飼)後的死亡並不尋常。
⑤ 丹後~大阪~北海道~東舞鶴?
如果不熟習日本地理的話,可能對於「丹後」和「舞鶴」兩個地名感到困擾。
電影一開始說過犯人操關西口音。電影尾段提出犯人原生於丹後,母親死後到大阪工作,其後到北海道農場,中間經過了殺人事件,再次回到舞鶴。
舞鶴在地理規劃上屬於京都府的丹後地帶;丹後雖然是京都府一部份,但是屬山陰地區,比起繁華的京都市要落後荒涼。
換句話說,犯人小時候離鄉別井去到大阪,然後再去北海道農場,最後還是回到了家鄉。

*本文成章全因熱心讀者留言推介洞爺丸颱風以及青函連絡船相關電影,再三言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