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花都巴黎, 除了潮人聖地, 除了名牌手袋, 法國還有什麼值得遊覽? 這次法國旅行blog 2012和去年的意大利西西里旅行blog一樣, 也是根據主題形式記錄旅行觀光的經歷.
飛機到達尼斯, 我到過了康城和馬賽. 最著名的法國南部特產非薰衣草莫屬. 數化妝品, 日本台灣韓國都很有名, 但最高級的, 最貴重的, 還是法國的出品. 其中以嬌蘭歷史算悠久, 名字夠響亮, 也是法國的化妝品界的代表.
本篇blog文會集中記錄在法國南部時看到, 和薰衣草有關的景點.
首先介紹的是香水的工廠.
進入大門, 步入講廳後, 有一個小小的香水古董店模型.
工作人員教授參觀者不同種類的薰衣草. 我們常見的淡紫的並不珍貴, 深紫的才算是高級.
玻璃櫃裡陳列了一些古董玻璃瓶, 都是以前的香水工廠出品.
各種儀器.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嗅覺靈敏的師傅在檢討香水成品.
靠嗅覺工作, 你見過沒有?
千呼萬喚始出來, 嬌蘭的香水. 如果有留意早前的一篇化妝品歷史展的BLOG文, 大約對嬌蘭這品牌的歷史地位有一點點了解.
舊文: https://www.kiri-san.com/blog/articleDetail/1446.htm
香水工廠網址(英文):http://www.fragonard.com/?noredirect=1
離開了香水工廠, 我們看看薰衣草博物館.
這裡是薰衣草博物館, 介紹了有關薰衣草農業的資訊和有關香水和香皂的製作, 在紀念品售賣部還有大量薰衣草和玫瑰花味道的香精香水肥皂等等, 絕對不容錯過.
踏入香水博物館, 首先看到的是紫色主調的陳設. 這裡的導賞員懂多國語言, 中文英文日文都沒有問題.
薰衣草博物館最吸引人的, 不是內裡的介紹, 而是紀念品店的佈置和氣氛.
大家可以看到, 是鋪天蓋地的紫色, 令人想尖叫的浪漫的佈置!
陳列美不在話下, 價錢更是公道, 大約十元八塊港幣已經可以購買小東西.
除了紫色的房間和田園式佈置外, 黑貓黑板也是萌點.
只是欣賞這個房間也很快樂.
付款的櫃檯. 角落的絲帶是級大家包裝禮物送禮的. 店員都會英語, 不用害怕!
薰衣草博物館的外面有一小片草田. 這裡有比較淡色的那種薰衣草.
幸好帶了草帽, 天氣非常炎熱.
在剛才的店購入的手信, 薰衣草茶的香味傾盒而出.
如果你的時間不是很多, 對香水的興趣不是很大, 個人建議參觀薰衣草博物館比較划算.
香水博物館網址(英文):http://www.thelavendermuseum.com/
以下是午餐的地方, 典型的法國南部房子.
在車上沿途看到漂亮的田, 都忍不住下車去看看.
山上有一所修道院, 在一個叫高迪斯山城(Gordes)附近. 這裡的薰衣草田美得不可方物, 但並不可以內進, 除非你付錢參觀修道院.
種植薰衣草是此修道院的收入來源.
離開了薰衣草的郊外, 想找東西吃或買手信, 可以去附近的古城阿維儂(Avignon). 這裡和無數歐洲古城沒大分別, 如果當是散步是不錯的.
這個城市曾經有七位法藉教皇統治世界上的天主教, 中世紀的不安宗教思潮, 早已湮沒在閒適的步伐之中.
城外的斷橋.
真心認為這古城的顏色和佈局和馬耳他等國非常相近.
去年到馬耳他古城的紀錄在:https://www.kiri-san.com/blog/articleDetail/1230.htm
最令我費解是街頭也有英式電話亭.
看玻璃窗的飾物是一大樂事.
如果不說, 你是不是以為我去了富良野?
10年前, 我一個人去了富良野.
我個人以為, 北海道的富良野, 不及普羅旺斯的宏偉. 富良野太過旅遊點, 太過集中, 法南卻是一個你駕著車四圍可以隨時找到薰衣草的地方. 配合中世紀的建築物, 不禁聯想到法國人揉和著草香的浪漫.
不得不提的是, 除了香水之外, 肥皂也是這裡非常熱門的手信. 價錢一點也不貴, 我買了Macaron型的肥皂, 七彩的, 美死了.
一塊塊紫色的薰衣草肥皂, 醉死人的紫色… 連遊客也來一起紫一紫!
不同的品質不同的價格. 我有一位嗅覺也很靈敏的朋友, 他很喜歡我送他的肥皂. 稱之香味濃郁, 捨不得拆!
這個小鎮還有一些舊東西賣. 例如書. 在這裡我看到Victor Hugo的Les Misérables, 不過是法語版. 這些書很古典很漂亮呢!
(關注我的微博@wongkiri 面書訂閱@Kiri Chloe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