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代表智慧的女神。雖然拼寫略有不同,少時讀《蘇菲的世界》打開哲學大門,主角不也叫蘇菲麼?
話說保加利亞山區有延綿100公里的河谷種滿玫瑰花。保加利亞的玫瑰品種繁多,即使市內路邊也常見玫瑰花踪,對筆者這種玫瑰花痴來說能用四字代表:目不睱給。保加利亞的玫瑰產品其實非常著名,不買會後悔。
從佈置復古華麗的酒店大房望出去,滿城盡見舊城跡。色彩繽紛的俄式樓房疑似到了莫斯科;窗外正好有嘈雜人聲夾雜翠綠中,難道是公園有小孩吵嚷?原來是小小的露天茶座。已入歐盟的保加利亞人均收入是阿爾巴尼亞兩倍,雖仍遠不及香港但對生活情趣卻有要求。
酒店外的美麗大街。
逛二手市場
和日本建交
探身入索菲亞市,會發現東正教堂不輸俄羅斯的宏偉華麗。
亞歷山大天主堂(St.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名,記念俄羅斯和土耳其戰爭中成功結束鄂圖曼帝國在保加利亞長達700年的統治。它是保加利亞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中央穹頂寫上了金色的主禱文,鍍金大圓頂眼前一亮。在東正教教堂中,筆者印象最深不是俄羅斯紅牆邊的「洋蔥頭」,而是芬蘭那座門口有俄羅斯阿歷山大三世像的。索菲亞的因為既金又帶青銅綠,所以和芬蘭的也扯上了點關係—這當然是筆者自己「腦中補完」的結果。
有關保加利亞東正教的十字架,上面有兩橫,下面有一小斜撇,再下面有一彎新月。有一本書提過每一個東正教區如俄羅斯、阿美利亞、希臘也都有一丁點分別,這就留待日後再去了解了。
經過紀念保加利亞解放而建索菲亞紀念碑,女神手上貓頭鷹代表智慧,同時手中握著金錢—有智慧也要錢才能辦事啊!
在國會及政府部門的大道上,除了政府部門還有少量名店和賭場,和道貌岸然的行政機關相映成趣。在教育及科學部大樓的西式建築間,竟發現一座和馬其頓渡假小城奧荷維特(Orhid)索菲亞教堂相似的建築物!原來那是聖佐治堂(Rotunda St. George)。由於文化保育關係,它雖然和四圍俄式建築物格格不入,卻連同頹垣斷壁一同被珍視並保留下來。
下午在一間地道餐廳吃過午飯後前往舊王國第一保加利亞帝國首都。在鄂圖曼土耳其來到前第一保加利亞帝國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大家也許都不知道現時斯拉夫語的文字也是保加利亞人發明的,因此保加利亞人在回顧歷史時也很神氣的啊。
旅遊申請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