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勒托洛禾曾是保加利亞12至14世紀的首都,建於甄達河谷西岸山崗。這天的活動又是跑城牆和看古蹟。
入手了保加利亞形的明信片,原來保加利亞有很多古蹟呢!若是自由行必定能逐一細看。
這裡曾為保加利亞三大古都之一,繁榮程度直逼拜占庭帝國,唯到了14世紀晚期開始衰落。
在古城街上不難發現三百年歷史樓房,只是人去樓空,市內空蕩蕩只有一些飲料店和做遊客的紀念品店。再走一陣發現一條小石梯,順著走頓時豁然開朗:鋪滿碎石小路兩邊是矮矮小房子,牆上長滿青苔門口栽種著玫瑰花,耳邊傳來撻撻撻聲音—原來是銅匠正在專用製作工具!其後一家皮具店吸引了筆者視線,纏繞著大朵黃玫瑰的木窗外排列著一些可愛小錢包,算成價錢只是6歐元!可惜叫了兩聲,店內沒有人—真是不怕盜賊的小鎮。

在到訪古城之前,早上驅車前往了歷史悠久村莊。阿巴納西的聖誕教堂建於17世紀,壁畫鍍金雕塑和聖像十分珍貴,與歐洲一般教堂古典壁畫風格迥異。要形容的話一言以概括之:瑰麗的農家色彩。古時候村民不識字,教堂擔當著教化功能,粗線條的壁畫由阿當夏娃到山川風雷雨電自然科學都有以畫為喻的教育功能。由牆壁到柱子到天花都是聖人和神蹟,如同故事書。
午餐於小村落的精緻餐廳。
離開了保加利亞,下一站便是羅馬尼亞了。「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來到第12篇謝謝各位捧場。

17世紀時羅馬尼亞是東歐最富裕國家之一,首都布加勒斯特又有「小巴黎」之稱。市內凱旋門為紀念1918年國家統一而建,在最主要的街上隨便走走,圖書館美術館都不輸真正巴黎的精美和細緻。更難得的是路牌都和巴黎一樣!
為什麼羅馬尼亞會和法國相近呢?一來羅馬尼亞是古羅馬帝國的後裔,拉丁文化和法國本來相近;二來1860年代法國恐懼俄國在巴爾幹半島勢力日增,為了保持列強勢力均等法國助羅馬尼亞獨立。
市內最重要的景點及極盡奢華、國會大廈有「壽西斯古宮」之稱,它是1989年慘遭殺害的獨裁者的為顯實力而建的偉大建築。其建築規模直逼美國五角大樓世界排行第二。長270米闊240米高90米,物料全是羅馬尼亞出品,只用了5年建成。正好參觀當日香港蘋果日報陶傑寫了一篇文介紹這國會,且引文供各位參考:
國會內都是大理石,尤以粉紅色大理石為珍貴。由於內部拍照要買攝影Pass而且要付8歐元,所以相片欠奉,各位自行腦補一下吧!
然而這些浮光掠影只是羅馬尼亞的一小部分。在馬路上不是發現拿著洗車工具的小孩為馬路上的車子洗車窗換錢、也有失去了一隻腳的乞丐用雙支撐著身體竄入等待綠燈的車列中乞討。一般的羅馬尼亞人月入約400歐元,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距離。他們住的房子貌似香港的三十年以上公屋,但比公屋更不堪:每家每戶的陽台都有去水渠直指出街,污水直接從幾層樓排到行人路上,走過一頭污水。在冷氣機滴水違法的香港很難想像吧。
沒有去德古拉城堡,沒有見著英俊的德古拉伯爵,就這樣坐上了飛機經伊斯坦堡回到了香港。

要是各位也想輕鬆走一遍「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可以自己自由行,也可以好像筆者一樣報個旅行團。筆者這次參加的是Kuoni旅行團,中文是勝景遊,團費計上服務費約30000港幣。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