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數香港人喜愛的日本食品,拉麵必定榜上有名。坊間的拉麵達人,數目還多得可能一招牌壓死幾個。
今天我們來看看拉麵的歷史、最早吃拉麵的達人吧!
普遍來說如果數庶民間流行吃拉麵的話,必定會數明治43年東京、淺草「来々軒」是最初的記錄。
之不過,原來比淺草名店更早的300年已經有日本人吃過了!
這個人就是在日本電視劇、小說中都家傳戶曉的名君:水戶黃門。
水戸黄門何許人也?他的正式名字是水戸光圀,是水戸藩初代藩主頼房之子、德川家康的孫兒。1628年出生的水戶黃門9歳元服後繼承了將軍家光的「光」字,取名「光圀」。34歲時光圀成為了水戸藩藩主,高明的政治手腕支持著將軍綱吉及幕府。
拉麵的出現,相傳正好就在光圀成為藩主後不久的1665年。
對儒家學說熱心的光圀把當時在長崎的明朝儒學大師「朱舜水(しゅしゅんすい)」招請到水戸藩。
朱舜水是如何介紹中國的麵食給藩主呢?《日乗上人日記》如是說:
「1697年6月16日、光圀は朱舜水の伝授した麺を自ら作って家臣に振舞っています。そして、できるだけ美味しく食べるのに、必ず五辛を添えるように勧めました。五辛とはショウガ、ニンニク、ニラ、ネギ、ラッキョウのことで、中国では、五臓の気を発するといわれています。」
中譯:1697年6月16日,光圀自己新自製作朱舜水傳授的麵招待家臣。為了能更加好吃,他還建議大家加入「五辛」:生姜、大蒜、韮、葱、辣韮。原因是這「五辛」在中國據稱可把五臟之氣發出來。
當時的拉麵,是使用蓮藕的澱粉製作、稱為「藕粉(おうふえん)」的原材料—這其實原是唐代製麵時用的原料!
至於調味的「五辛」呢?由於五辛的製法就沒有史料流下來無法重現,到底是什麼味道就只有水戶黃門和家臣們知曉喇。
延伸閱讀: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