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阪前往京都的時候,丁新豹教授為我們上了一個簡短的「日本文化多元融合」講課。
日本人研究絲綢之路、以喜多郎文明的70年代紀錄片最廣為人知。不單止千里迢迢遠赴新彊巡查拍攝記錄考古情況,還邀請了王炳華教授幫忙做研究。在那個年代走到只在中國歷史書上聽過的樓蘭拍攝用今天的說法就是「震驚13億人」吧?這位教授在香港開了六場演講會,聽講丁教授都有去欣賞。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已經過身的日本考古學家、大阪出身的京都大學教授梅原末治亦曾經研究匈奴的墳墓,這位教授是日本考古學家非常重要的人物,為什麼會對西域這麼有興趣呢?
雖然連電視節目都會說日本吸收了唐代文化,牛頭角順嫂都懂說京都就是唐代長安的翻版。但其實1)日本主動吸收過很多不同地區的文化;2)日本吸收的是最精湛的宋代文化多於唐代文化。
1)日本主動吸收過很多不同地區的文化
日本有吸收韓國的文化尤其是百濟新羅我們都很清楚。但是韓國的文化來自什麼地方呢?就是西面的蒙古。西面的蒙古吸收了中亞西亞的習俗,那些習俗可能又是亞歷山大大帝從希臘帶過去的。
接着丁教授提出了「步搖」說。
「步搖」是什麼東西?在《長恨歌》裏面有一句叫做「雲鬢花顏金步搖」,那是戴在女性頭上的一種黃金飾物。楊貴妃頂著它走路的時候會搖曳生姿,嫵媚動人。這種頭飾日本和韓國都有不算奇怪,在阿富汗的博物館裏面也會看到它在墳墓陪葬品之列。我馬上想起了Mesopotamia最大的城市Ur的食物當中肯定也出現過這種頭飾,因為我在大英博物館見過。博士亦有提到其實早在商朝青銅鑄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不排除也是來源自西方的技術。
丁新豹教授透露明年香港也會看到這些阿富汗博物館的黃金飾物,請各位留意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展出。
2)日本吸收的是最精湛的宋代文化多於唐代文化
丁新豹教授再三強調:中國最好的年代是宋朝。唐代吸收了胡族的文化凝聚力量之後百川歸海,因此集各家之大成、無論是陶瓷、建築、詩詞歌賦還有藝術都達到頂峰的絕對是文人政府強幹弱枝內憂外患的宋代。
現時日本的茶道花道劍道也好,當中最根本的精神有很多都是來自古代中國文化。日本人珍惜來自中國的學問和精神,那些禮失求諸野的東西在這小島上茁壯成長、發揚光大,終於成為世界上為人稱頌的日本傳統文化。
那麼為什麼中國的好東西去了日本之後能夠完美地繼續成長呢?
丁教授的答案是:日本主動選擇吸收外來文化、中國是被迫吸收外來文化。
由於日本地理上是一個島國,它完美地避開了蒙古侵略。本來蒙古想打到日本但出現了神風所以無功而回;反觀中國就混合了粗獷豪邁的蒙古風、至於清朝就更不用說那是女真族的天下。
到了後期日本還能夠選擇鎖國,例如喜歡葡萄牙和荷蘭就和他們來往、不喜歡他們四處走動就把他們關在平戶和長崎。至於其他國家都拒絕接觸,直至黑船來日。至於中國是被迫接受外來文化沒有選擇的權利。「胡化」過後的北方出現了「胡同」、喜歡吃「烤羊」,這些都不是原本精緻的唐朝宋朝文人雅士喜愛的東西。
我心裏想:那些蘇州杭州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賞花戲雀是原本精緻的唐朝宋朝文人雅士喜愛的東西。但是南方的詩人豈可寫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雖然塞外詩也是唐詩裏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但去到元朝過後過量的「粗獷」「胡化」洗掉了原本的風雅精巧—大概就是這情況了。
丁新豹教授最後補充說如果要看最多中亞細亞的文物,不是跑去中國或者阿富汗,而是去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正式名稱是國立隱士廬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至於為什麼日本這些年來這麼多的學者要這麼努力去找尋來自西方文化吸收的證明呢?教授表示當中可能還有一個政治考慮:在明治維新到大正年間用這種模式去表達吸收西方的文化古代已經存在,希望日本國民不要抗拒西化!
以上,就是從大阪驅車前往琉璃光院時我在旅遊巴上聽到的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