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者柳田國男提出日本傳統世界觀:「晴」與「褻」,日本語為「ハレ」及「ケ」。
簡單來說,「晴」代表特別的「非日常」;「褻」就是對應的「普通日常」。
新年、成人式、七五三、結婚典禮等等都是「晴」的日子,會有相應的習俗、儀式;跟「晴」相反,其他普通日子就是「褻」。
「晴」多數是喜慶事情,喪禮「非日常」事件還有一種區分叫做「ケガレ」,漢字寫成「穢」。
早年在中文大學認識、現已遠赴東京大學的張政遠老師,在疫情期間舉辦跨文化研究講座,旨在向香港的學生推廣日本傳統文化。
在張老師邀請下,我透過香港公開大學的平台為學生們簡介現代和服之中的「晴」與「褻」。
講座內容是這樣的:戰後日本迅速西化,洋服的流行造成和服產業式微。日本語中「着物」明明是指「着る物」,卻因為洋服普及化變成特別服裝,成為了「晴」的代名詞?
令和年代,和服依然有「晴」「褻」之別,在Instagram搜尋「#普段着物」就會發現和服沒有被遺忘,還以新姿態繼續存活、發展。
除了講述不同種類的和服,亦有拿出私伙的「晴」(成人式振袖)給各位隔螢光幕觀賞;其他日常用的「褻」類和服,各位如果有看我的Instagram(ID:kirita)應該也見過不少了。
或者大家會說:「和服分類太多,頭昏腦脹!」
打個比喻吧。
就好像黑色的裙子也有分開禮服、上班服、日常服,並不能說黑色的裙子就一定是晚禮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