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列強於亞洲土壤呼風喚雨之時,遠東的藝術精神亦為歐洲帶來激烈衝擊。
隨著中西貿易興起,亞洲工藝品飄洋過海抵達亞歐大陸的彼端,為歐洲掀起了一場涵蓋家居裝飾、園林設計、日常生活等諸多領域時代風尚,引發了歐洲社會對遠東知識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摹仿,這就是Chinoiserie(中國風);至於日本亦以19世紀中期的萬國博覽會展出等為契機,日本美術如浮世繪、琳派皆備受矚目,對歐洲藝術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史稱Japonisme(日本主義)。
中大地理系師兄、陶瓷藝術家王俊賢(Leo)繼去年以浮世繪帶出Japonisme,今年再接再厲以視覺藝術展覽「綺麗浮華:法式中國風」探索Chinoiserie對歐洲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深遠影響。
2023年7月6日,我專程跑到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去參觀第二年的展覽的傳媒優先場。這次優先場還有貼瓷活動,好令人期待!
太古廣場正跟倫敦Victoria & Albert博物館聯合開展有關手袋的歷史。穿過幾個小型展覽館就去到了香港公園。
茶具文物館的英式20世紀初建築物跟亞熱帶的植物放在一起,相映成趣。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也是歐式建築物,參觀朋友及朋友母親的陶瓷展來過幾次了。
展覽分為「浮華蜃境」、白瓷之旅」、「綺麗青花」三個單元,通過陶瓷展示中法兩股東西美學的交織和致敬這段輝煌的歷史。
Leo在課堂上繼續分享他對Chinoiserie、青花瓷、以及日本溫帶植物傳播到歐洲土壤的事情。原來亞熱帶的植物種類比溫帶的多。但由於緯度相近,西歐也會有日本很受歡迎的茶花、繡球花、牽牛花。
相傳Coco Chanel極愛Chinoiserie,她曾跟中國屏風合照。
有關歐洲的花紋模樣,除了英國的William morris外,法國的Toile de Jouy也是很常見(但大眾總説不出名字)的。找尋Toile de Jouy + Chinoiserie可以看到大量百多年前法國人對遠東的想像。
至於Christian Dior更是近年經常使用Toile de Jouy的設計,古風非常。
歐洲的大品牌喜歡用的圖案,有很多都是幾百年前學習遠東的設計再改進,很多時是加上了他們的想像。最近Dior直接製作了漢服的馬面裙子,就有很多內地人提出靈感用中式服裝的看法。不過Dior最後好像沒有發表什麼。
在Leo的指導下,眾人了解到在製作和大自然有關的作品時,除了留白還要想像風向。
所以,我做了個這樣的碟子。
展覽期有限,但很高興連續兩年都能捧場。師兄的成功體現了兩個專業-地理和藝術的結合是很美好的事情。
陶瓷藝術家王俊賢 2023展覽「綺麗浮華:法式中國風」
2023年7月6~10日(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上午10 時至晚上9 時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