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香港地鐵站與日本史連結?是的!我正有此意。
香港屯馬線宋皇臺站是世界上少見的「車站博物館」,站內的文物展示空間提供了千年之前香港的舊貌。宋皇臺文物展示櫃剛剛換了新主題「聖山遺粹」,喜歡陶瓷、藝術品、日本茶道甚至是日本歷史都很值得去參觀。
展品的陳列方式亦花了心思。在玻璃櫃中青瓷和白瓷左右分庭抗禮,現代人比較喜歡紋樣花巧的白瓷,但古代人卻喜歡好像玉器般通透華麗的青瓷,其中龍泉窯的青瓷就曾經是日本受歡迎的貨物。
宋皇臺站出好的碎片數量達到七位數,能夠重新拼圖成為完整物品的除了專業技術還需要運氣。古代稱茶壺為「注」,有個短嘴單柄水注掌上就跟現在日本的茶壺極為相似;此外還有伊斯蘭教宗教儀式使用的「軍持」也在宋王臺出土,可以想像當年貿易盛況。
有去日本茶道體驗的都一定會記得那深口茶碗,這種茶碗在宋代稱為「盞」。這次共展出三個黑釉盞及醬釉盞托,如果不說還以為走入了日本的博物館。
我不懂日本茶道,以前聽說日本的茶道源自宋代,又記得松永久秀、千利休甚至織田信長都以擁有中國茶具為權力及財富象徵,看來所言非虛。櫃中還有碧綠光澤的龍泉窯茶具同時展出,在當時日本也是非常名貴的陶瓷藝術品。在韓國新安海域沉沒的元朝貿易船便是承載大量龍泉窯到博多港太宰府的貨船。
據宋代《嶺外代答》記載,當時從三佛齊(今蘇門答臘)至中國者「其欲至廣者,入自屯門」。香港在地理上位於宋元主要貿易港口廣州航線上,從宋皇臺站出土的大量宋元外銷瓷器可推斷當時的九龍灣與海上絲路有着舉足輕重作用。載貨200噸的貿易船等同1000隻駱駝的運貨量,宋王臺出到的陶瓷器皿,海運期間還會「大壺裝細壺」,盡量達到不浪費空間。
無論是平清盛還是織田信長還有後來的堺市豪商,富甲天下的秘訣就是通商。海上絲綢之路除了帶來中國的陶瓷之外,還有紫檀木、大量銅錢。即使織田信長的軍旗上寫着明朝年號「永樂通寶」,日本有很長一段時間市面流通的都是宋錢。
講到銅錢,新的展覽品中有各個年代製作的銅錢。很難想像這些通通都是在宋皇臺站出土,亦足以證明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宋皇臺都有貿易通商的歷史。同時,透過出土的精美瓦當和陶製水管,可以推斷出宋皇臺曾經有非常宏偉的建築。
說宋皇臺曾經有全中國各地貨品聚集也不為過。在出土的瓦片中,就出現中國各地古代地名如「京兆」「桂林」「江厦」,甚至出現計算貨品批次的「綱」字—《水滸傳》「吳用智取生辰綱」的「綱」就是一批貨物的意思。此外還有「李宅」這種展現物品持有人、或者寫有酒名如「清香」的陶罐。酒是當時中國外貿中的重要商品,宋代嶺南不禁民間私釀酒,稱「萬戶酒」。
除了裝走的容器,還有飲食用具、宗教用品,還有帶着謎團的「梅瓶」。名字由來是壺口太小只可插上一支梅花—也太高雅的名稱。
宋皇臺除了中世的出土文物,還有比較近代的青花瓷。例如以鶴、金魚為主題的明清青花瓷都有展出,最為驚喜是竟然還有寫上英文的青花瓷寫著mineral water!這絕對是超級近代的。
下次如果搭地鐵有時間,不妨專程到宋皇臺站參觀。無需出閘、無需額外地鐵費用。只要記得在150分鐘內出閘,便不需要支付額外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