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二鄉土美術館【岡山城 後樂園】關西找尋大正浪漫

岡山城和岡山後樂園在香港和台灣深受歡迎,但知道後樂園旁邊「夢二鄉土美術館」以及其大正藝術館輕食咖啡店、授權文創精品店的人可能不多。

從岡山站乘搭巴士大約20分鐘,便會來到「夢二鄉土美術館」。要是前往參觀後樂園,更是近在咫尺。

這裏展出的藏品比較罕見,當中也有很多其他美術館不能看到的珍品,比起單純「和服美人」主題要豐富得多。

美術館的巴士站以夢二膾炙人口美人畫作「黑船屋」出現的黑貓裝飾,小小的美術館有紀念蓋章和輕食餐飲。

這幾年大正昭和Cafe如雨後春筍,熱潮席捲香港台灣,和洋折衷的「大正浪漫」體現1920年的日本積極學習西方意識、建築、服飾甚至餐桌,都呈現出中西文化互融。而在大正浪潮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正是畫家竹久夢二。

進入展覽館後第一展館有各種參考書籍、影片、以及可以拍攝的夢二展品。

美術館學藝員們很有心,枱面上放置了手繪的夢二介紹,其溫暖深情真通心痱。

進入陳列大量玻璃櫃的展覽廳後嚴禁拍攝,但可以用小本子抄下筆記。我挑選了幾個比較印象深刻的,記錄在下文。

回望過去,2018年群馬縣「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曾在金鐘香港公園旁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覽,把同年代的豐子愷跟竹久夢二互相映照,讓我看到夢二漢學根基的一面。

豐子愷於1921年春天到日本留學,先後在兩間學校學習油畫,其間學習了東方西方的美術知識以及現代藝術理論,令他對中國傳統繪畫做出深刻反思。

大正浪漫日本美人畫代表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來到香港了!「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

2018年「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品

竹久夢二對於日本風物詩信手拈來,卻鮮有人留意他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造詣。2018年看到題著唐詩「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的作品,原來竟然是夢二的作品!寫着「氷」的旗幟,以為是日本畫家的大作?卻竟然是豐子愷的。

2018年香港「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覽
2018年香港「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覽

今次在岡山城後樂園的「夢二鄉土美術館」,讓我重新審視畫家宏大的眼界。

夢二的畫作「春日別離」上,題的唐代劉長卿的「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七絕: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

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圖片來源:夢二郷土美術館(https://images.dnpartcom.jp/ia/workDetail?id=YAM000033)

在「草丘に座す女」畫作中,出現清朝女詩人紀映淮詩句:

李花一孤村,流水數間屋。 

夕陽不見人,牯牛麥中宿。

在夢二鄉土美術館內,偶爾也能看到明治·大正·昭和文豪與夢二的交匯。例如在其中一幅畫作上,就出現了與謝野晶子在作品《舞姬》中的句子:

春の月 逢はで帰らむ歌うたへ君

除此之外,還有佐藤春夫的名字也一閃而過。

在夢二生活的年代,一般主流藝術家不是學習外國的畫風就是致力於日本畫的改良。由於個人的經歷讓他從小生活在港口城市接觸異國情調。

早年他會直接把社會人生上看到的東西如實描寫,並且體會出當中的詩意。

例如在美術館中另一幅畫作「野球圖」,畫家配上了以下的文字:

圖片來源:夢二郷土美術館(https://images.dnpartcom.jp/ia/workDetail?id=YAM000008)

現代我們對夢二的認識主要是美人畫創作,夢二美人在風花雪月、美女醇酒之中有一剎那的凝結,包含著對往昔的凝聚、還有對未來的啟示。

圖片來源:夢二郷土美術館(https://images.dnpartcom.jp/ia/workDetail?id=YAM000050)

參觀完展覽後再次來到入口位置,這裏有黑貓裝飾的拍照紀念角落。

在通過室外的通道來到另一棟小小玻璃建築,就是清雅的咖啡廳,旁邊是夢二紀念品店。

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竹久夢二的美術館,除了本文推介的岡山縣「夢二鄉土美術館」、山形縣酒田市「相馬樓」、群馬縣「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

在眾多美術館中最受歡迎的是東京根津駅附近「彌生美術館」。竹久夢二本人也永眠在東京,想給大師鞠躬的話墳墓就在「雑司ヶ谷」靈園。

2 Chome-1-32 Hama, Naka Ward, Okayama, 703-8256, Japan

https://yumeji-art-museum.com/

+81862711000

Tags: 日本, 日本自由行, 關西自由行, 大正浪漫, 大正年代, 關西旅行, 弥生美術館竹久夢二美術館, 竹久夢二, 岡山縣, 岡山旅遊, 岡山旅行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