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殘酷物語【二戰最終海上決戰】坊之岬海戰 大和號博物館遊記

2005年是大和號沉沒60周年,反町龍史、中村獅童等等主演的《男人們的大和》讓大和號更為年青一代熟悉。

男たちの大和

2025年是大和號沉沒80周年,吳市的大和號博物館亦預先聲明會有全館更新。趕在關館之前我逛了一遍,打算未來再去一次。

廣島縣吳市【入船山紀念館】和洋折衷英式傢伙金唐紙舊司令長官官舍、海上自衛隊五大基地(横須賀・呉・佐世保・舞鶴・大湊)

廣島縣吳市【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JMSDF Kure Museum)】てつのくじら館、地球上最簡單易明的水雷與潛水艇入門

吳市大和號渠蓋卡派發點

作為完全的軍事白痴,吳市的大和號博物館逛的時間短,回家讀書的時間長。

官方資料是這樣說的:

『大和號戰艦於 1940 年下水啟用,長度為令人驚訝的 263 米。不僅是世界上體積最大,且是裝載最重之武裝的戰艦,擁有九具最大型的 18.1 吋主炮,可說是在戰艦史前所未見。』

大和號博物館

單純看文字並未令我滿足,我對神枱上的大和號有太多不明點。

例如:世界上知名的戰艦如此多,英國的HMS Hood和德國的Bismarck似乎都沒有大和在地球上的人氣。為什麼大和號博物館的訪客真正來自地球上五湖四海,甚至成為廣島的地標之一?

如火如荼戰亂中,這艘「大和號」同級的戰艦還「武藏」、改成航空母艦的「信濃」、還有傳說中胎死腹中的「紀伊」。

大和號跟鳳翔

又例如:姐妹「武藏」死得轟轟烈烈、還別忘了中途島戰役的航空母艦「赤城」「加賀」。我好奇,為什麼就是大和號上了神枱?

航空母艦 赤城

每艘戰艦在命名之前,都會由官方指定兩個名稱,再由天皇選擇。有些時候以神宮命名(如「香取」和「鹿島」)、有些時候以山岳命名(如「赤城」、「榛名」)。

根據同級戰艦命名去推論,1號戰艦「大和」是奈良舊稱、2號戰艦「武藏」是東京舊稱、3號戰艦「信濃」是長野舊稱。網上有些人說「武藏」名稱來自宮本武藏,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大和級戰艦:大和、武藏、信濃

相信對於熟悉日本文化的人而言,「大和」這個詞語本身就有各種遐想。它既是「民族」的代表字、也是比京都更早的首京—奈良古稱。

建造最強海上基地是最高機密,大和跟武藏興建時,吳市跟長崎市都用建築物、雜物等等把工場圍繞起來;此外還有個用「扶桑」戰艦的掩眼法,連製造戰艦的工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製造什麼。

武藏

本來,日本還曾經考慮要製造出超越大和號的「超大和級」戰艦,口徑46厘米的巨炮要進步成51厘米、排水量目標10萬噸⋯⋯這個最後沒有付諸實行的瘋狂計劃,在21世紀網上CG圖上不難發現,都是幻想下的產物。

接着,讓我們從大和號沉沒的1945年開始倒數回到19世紀,日本追尋船堅炮利的黎明。

如果大和號是日本舊海軍的終點,我們搭上時光機,順着時間倒退回到海軍初露曙光的甲午戰爭。

英國跟日本都是島國,日本本來就學習英國海軍。在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使用的有英國軍艦吉野、浪速,並且第一次成功製造國貨巡洋艦秋津州。

甲午戰爭後,日本依然缺乏技術和能力建造自己的戰艦。為對抗俄羅斯日本跟英國訂購戰艦,並在1900年至1902年間陸續竣工。

當中最著名的是現在擺放在三笠公園的「三笠」,它曾是東鄉平八郎的旗艦。同級艦為敷島、朝日、初瀨。

敷島級戰艦
三笠公園(圖片來源:https://trip.pref.kanagawa.jp/tc/destination/mikasa-historic-memorial-warship/391)

我這素人看著扶桑號鐵甲艦、富士級、敷島級、香取級、薩摩級、河內級、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長門級,終於來到大和級⋯

長門戰艦以山口縣舊國命名
皇太子裕仁與共同前往歐洲的香取戰艦

等等!要數日本海上兵團,還未計算鳳翔開始的航空母艦。「鳳」、「龍」、「鶴」這些經常在航空母艦出現的字,都是在天上飛翔的的吉祥動物。

相比戰艦,航空母艦的名字要混亂。因為有不少都是從貨船、客船、甚至是戰艦改裝,就好像大和號的第3號戰艦「信濃」也變身成為航空母艦了。

日向艦以宮崎縣舊國名命名

其實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曾經限制了5國軍備競賽,不過1937年日本跟德國乾脆無視條約。

短短50年不到的時光,日本能夠躋身海上霸主地位,我認為已經超越了現實,難怪當時的日本會瘋狂起來。

無數的炮轟中,金剛不倒的戰艦徐徐傾側,大和號在兩小時左右的時間便沉沒—也許2號戰艦武藏的沉沒,早就預告了大和號的死亡。

大和跟武藏對比圖

事實上,當時日本早就沒有偷襲珍珠港時的銳氣。燃料糧食等資源短缺不在話下,隨著山本五十六被暗殺、中途島戰役節節敗退中失去航空母艦與大量戰艦,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大和號盛載的早就不是攻陷美帝的夢想,而是扎根大和男兒心底七生報國的視死如歸。

戰後的日本走上復興之路,博物館也紀錄了那些往後的日子。

在博物館裏有句警世的句子來自作家吉田滿《戰艦大和之最期》,描述戰死前的臼渕磐大尉心境:

有人說過,假如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沒有養大日本的胃口,也許不會在二戰摔那麼重;也有人說,假如日本早早發現空中防衛的重要性,日本或者死得沒有那麼慘烈。

這個世上沒有如果。日本是輸了,輸了個五體投地。國民終於清醒:天皇原來也是人類。

街かど市民ギャラリー90(くれ)「謝謝你在世界角落找到我」原畫
街かど市民ギャラリー90(くれ)「謝謝你在世界角落找到我」原畫

大和號沉沒後幾十年,日本人讓它在動畫裏重生。宇宙戰艦大和號,成為幻想世界中對抗外星的太空堡壘。夢想是永恆的。動畫是不朽的。

大和號的沉沒見證巨艦大炮時代已過,大和號就好像鐵炮興起時名匠苦心製作的名刀,輸的不是製作功夫,而是沒追上的急劇時代變化。

赤城最初設計規劃為天城級戰鬥巡洋艦2號艦,因為關東大地震天城號報廢,僅赤城完成改造。它是僅次信濃和加賀的第三大航空母艦。赤城和加賀都是在中途島戰後中沉沒的航空母艦。

大鳳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最後一艘建造的正規大型航空母艦。

信濃正是大和級地震號改裝的航空母艦。

離開大和號博物館,吃個海軍咖哩再離開吳市。

等待新館落成,我還會再來。

5-20 Takaramachi, Kure, Hiroshima 737-0029, Japan

https://yamato-museum.com/

Tags: 男人們的大和, 大和號戰艦, 日本文化, 廣島, 太平洋戰爭, 大和號, 日本二戰, 吳市, 大和號博物館, 大和博物館, 廣島旅行, 日本戰艦, 日本航空母艦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