マンホールカード【水之歷史資料館 名古屋市下水道科學館】渠蓋卡收集 日本公共衛生 科學館

日本各地水渠蓋設計美輪美奐,不但帶有當地特色還定期更新設計。站在渠蓋上拍「到此一遊」照,向來是旅遊指定動作。

這些獨特設計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建設省公共下水道課為了提高下水道事業形象,提倡各市町村設計自家原創渠蓋。回頭看看以前的設計,在這之前其實相當普通。

各種精美設計的水渠蓋,是通往下水道世界的入口。我們能夠享受乾淨衛生的現代生活,下水道的建設佔重要的一環。推廣城市下水道的機構知識的機構「下水道廣報プラットホーム(GKP)」為了推廣市民生活中「水」的知識,推出了以各地不同渠蓋的集卡活動,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マンホールカード」,我稱之為「渠蓋卡」。

GKP任重道遠,推廣市民「水」的教育不遺餘力,我在名古屋市內集卡期間,就到訪了兩個公共衛生的小型科學館:「水の歴史資料館」和「名古屋市下水道科学館」。

位於名古屋高級地段覺王山的「水の歴史資料館」於2014年開館,改建自2009年癈止的東山配水場的舊東山管理事務所。毗鄰昭和9年(1934年)建造的東山配水場5號配水池史蹟。不過距離「覚王山」駅還真遠,步行25分鐘還要走斜坡。

顧名思義是歷史為出發點介紹「水」。除了尾張藩時代「寬下水道」開始的名古屋的上下水道歷史等之外,消防水利、上下水道相關知識都很充實。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大概是有關各種防災設施與災後重建的資訊。例如災區衛生問題包括簡易廁所、乾淨食水都有實物付詳細解釋。

在這裡拿到名古屋市的渠蓋卡後,下一個目的地是名古屋市下水道科學館。

座標在「名城公園」駅5分鐘腳程是很近,館外還有多款不同當地獲奬的渠蓋。不過這科學館跟歷史館的展品比較下少得可憐,如果不是為了名古屋市第二枚渠蓋卡,不推介專程前往。

首是是每個地方都有指定的櫃位派發,有時遇上櫃位休息、卡片派光還會白走一趟;有些指定櫃位地點偏僻,只能駕車前往;各處鄉村各處例,偶爾還遇上記名制或者先做問卷再換卡;還有明明是同一款卡,些平日跟假日派發的地點還不一樣,去錯了還拿不到⋯⋯

因此前往每個縣前,必須先上網搜尋「マンホールカード + 縣名」,檢查萬無一失才能出發。運氣壞起上來,遇上派光了也是常有的事,我在福山就和水野勝成卡無緣;此外還有廣島地下廣場的,因為趕新幹線等不及櫃位開門⋯⋯

但亦正因為分發地點時問都很局限,每一張咭都充滿著旅遊的回憶。在收集多個的過程中,還能知道每個渠蓋設計說明和由來。

下次如果看到派發櫃位,不妨試着大膽講句:

「マンホール」是英語「manhole」直接翻譯,換成日本語叫「人孔(じんこう)」。不過「人孔」的使用普及程度遠遠不及「マンホール」,而且「じんこう」還有「人口」「人工」等同音字,反而礙事。

Tags: 防災, 防災館, 名古屋, 名古屋自由行, 日本中部, 中部一日遊, マンホールカード, 水之歷史資料館, 名古屋市下水道科學館, 渠蓋卡收集, 渠蓋卡, マンホールカード【水之歷史資料館 名古屋市下水道科學館】渠蓋卡收集 日本公共衛生 科學館, 親子日本, 日本親子旅遊, 兒童向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