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每片土地都有人曾經死亡,而在亡者中怨氣最高的就成為地縛靈。每日張目不識日暖月寒,百年過後痛苦依然。我常說飯盛山陰氣重,二本松亦然。
戊辰戰爭會津鶴ヶ城淪陷日~最悲壯的義士:飯盛山自刃少年們「白虎隊」
漆灰骨末丹水沙,淒淒古血生銅花。
老是被會津若松搶風頭的二本松沒太高人氣,要不是得到「百名城計劃的青睞搖身一變成為「日本百名城」之一,恐怕就漸漸淹沒在歷史的漩渦。
在百多年前明治維新富國強兵新作風下,新舊兩黨的紛爭早被淡化。遙想1868年戊辰戰爭最悲慘一幕往往被定位在會津鶴城,飯盛山的白虎隊少年兵士看着城郭煙火渺渺,自盡而亡;另一邊廂,二本松少年們穿上母親親手縫製軍衣、打著「X」形丹羽家家紋,也壯懷激烈地在新政府軍猛烈攻擊下殺身成仁。
【讀書報告】不了解幕末歷史,無以理解當代日本!半藤一利《幕末史》
二本松城門前有奮勇抗敵的少年以及默默縫紉的母親銅像。按下按鈕,悲愴的音樂響遍四方。為城池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少年啊,你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戊辰戦争150週年】會津若松市內「鶴城」「藩校日新館」歷史之旅
大約六百多年前,畠山滿泰在從鹽澤的田地岡遷居到白旗嶽峰築城,起號為「二本松城」。後來東北方覇主獨眼龍伊達政宗消滅了畠山氏,二本松城成為伊達的支城。其後二本松城多次易手,蒲生、上杉二族分別以二本松城為的支城,設定城代。再經過松下、加藤氏的統治,德川幕府時丹羽光重成為藩主並以此為居城,既修築石垣又進行整備城下町整備,一直待到戊辰戰爭。
另一邊廂,比二本松城更為人熟悉的會津藩是根正苗紅的德川家族成員,世代得德川家松平之姓。會津藩祖保科正之是德川二代將軍秀忠庶子,為避開正室江夫人耳目送到信濃當保科正光養子。
正因為是親生父母子女,會津佐幕比其他藩更堅固、也更慘烈。透過古人漢詩能了解一二:
//行無輿兮帰無家 國破孤城乱雀鴉
治不奏功戦無略 微臣有罪復何嗟
聞説天皇元聖明 我公貫日発至誠
恩賜赦書応非遠 幾度額手望京城
思之思之夕達晨 憂満胸臆涙沾巾
風淅瀝兮雲惨澹 何地置君又置親
「有故潜行北越帰途所得」会津 秋月胤永
時代巨輪不斷運轉,明治6年建造了二本松制絲公司,也就是後來的雙松舘;今日我前往的二本松,則在舉辦菊人形展覽—我不太懂得欣賞日本的菊人形園藝項目,只覺得把菊花造成公仔衣服,好奇怪。
雖然不懂得欣賞,我還是萬分感謝這個秋季活動。因為在菊人形活動期間,二本松市舉辦了「一個硬幣坐計程車」的優惠,二本松駅到城門只要500円太划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