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紙的柔韌與色澤有多美,做手工藝的朋友們最清楚不過了。朋友中有沉迷裝潢釘紐書本的,對日本各地的和紙更是趨之若鶩。
安部榮四郎紀念館


和服、茶道我已經極為熟悉;金繼、藍染、和菓子、織布很不錯,但也玩過了。終於在松江之行解鎖了新的體驗:和紙。
和紙體驗取址於安部榮四郎紀念館。我由記念館理事安部紀正帶領下走入工場,看職人之技示範後便走入另一房間進行旅客向的體驗。紀正是榮四郎的孫子,在平成8年他曾獲得島根縣優秀専門技能者殊榮。


頂著「人間國寶」的桂冠、頂級的和紙宗師安部榮四郎在明治35年出生於島根県岩坂村(現松江市八雲町)。在工業化之前,日本各地都有稱為「紙漉き屋」的工房,岩坂村亦是其一。自小便在村內製紙專科「出雲國製紙傳習所」修練的榮四郎後來遇到了20世紀的「最強文青」、民藝學者柳宗悅,並在他的支持下畢生貢獻在和紙的製作和研究。

在柳宗悅的推動下,民間匠人的「技」漸漸登上枱面,各項工藝美術如雨後春筍。就如三浦春馬的《日本製》所言:每個地方都有其值得自豪、獨特工藝品,我們今日能欣賞到在保護下持續發展的各種工藝,也要歸功於柳宗悅。

現時紀念館負責人


「紙」明明是中國的古代偉大發明,但現在卻在日本親手嘗試用古老的技法製作紙張,算不算「禮失求諸野」的例子?





由志園

另一樣在中國古代同樣非常人氣的東西叫「牡丹」。周敦頤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自李唐來,世人獨愛牡丹」。

只不過在唐朝牡丹花成為富貴代名詞前曾經是「傲氣」的象徵:相傳武則天要賞花,下了一道命令:「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眾花無奈聽命,只有牡丹睬你都傻。最後武則天龍顏大怒並把牡丹貶到洛陽,從此牡丹成為洛陽名物。


好多好多年前我曾經專程去洛陽欣賞牡丹,只見柔弱的花朵不敵打咭遊客慘遭蹂躪;今日來到松江市由志園,在煙雨濛濛中欣賞楚楚可憐又傲然挺立的牡丹、還有以日本傳統花道「生け花」展現獨特美態的各種牡丹,更加感覺到古代中國美好的東西也許只有在海外落地生根,才能發揚光大、艷壓群芳。


由志園還有另一樣我們會直覺覺得是韓國國寶的東西:人蔘。原來早在數百年前的出雲地區,除了仙氣飄飄之外,還盛產著名的「雲州人蔘」。可以買人蔘相關的酒精飲品、護膚美顏產品、還有最簡單的人蔘雪糕!


「和紙」與「牡丹」還有「人蔘」竟然成為我對松江市念念不忘的回憶;更有趣的是這些東西偏偏又好像跟我向來心目中的島根縣形象不太一樣。
親身走一遍獲得的感受是屬於自己的,這趟旅程與這三項事物的邂逅也太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