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坐升降機遇上一對母女,孩子說今次的中史試卷只有六十分,母親說算了吧反正也不會讀下去—要讀也讀世界歷史啦,練下英文都好。
到底中國歷史科出了甚麼問題?在談學習民族大義國仇家恨、感受治亂興衰朝代更替這些崇高的理想之前,為甚麼我們不讀中國歷史?除了是因為他的實用性不足夠、不足以讓你成為甚麼專業人士,這一科到底有甚麼令一些喜愛讀書或者希望嘗試了解自己身處的國家的學生們也望而卻步呢?
首先利益申報:筆者在中學七年同時修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大學則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歷史系。嚴格來說連續讀了十年的歷史,當中包括中國、外國;有政治史、有經濟史、有文學史、自然也有社會史等。
可是和很多修讀歷史系的同學不一樣的地方是筆者真心覺得中學的中國歷史科真的很難讀得好。在高考的時候修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竟然遇上了同一個範圍—晚清時代至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年間的近代史。這一個共同的年代在不同的科目裏竟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裏筆者不知不得不讚美當年的世界歷史科老師,因為她我才會去年歷史系。要是讀「歷史」真的是和「中國歷史科」一樣的情況,我打死也不會進入歷史系的。
在1999年筆者考中學會考的時候約有三萬多人報考中國歷史科,今年2013年人數大約餘下不到一萬人。這個情況反映了除了中國歷史課被學子們視為無用的科目之外,它本質上就忍不起人家的興趣去修讀。為甚麼我這麼說呢?首先,難道經濟科地理科也是非常實用的科目嗎?我也不覺得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世界歷史非常有用,能讓你賺錢揚名。其次,使用母語教學的中史相比起英中裏使用英語教學的世界歷史科不是更容易讀得好嗎?
早幾日無意間得到一份近年的中國歷史科公開試題目,一看之下發覺問題還是老樣子:加入了杜甫的詩句、加入了「縮短了」的國史大綱、還有白話文解說和一些地圖輔助說明下卻有換湯不換藥之感。答案的還是四個字四個字的那種舊模式—國亡總是君主昏庸好大喜功橫徵暴斂天災四起,興邦就見輕徭薄賦虛心納諫復修長城興建運河;偶爾特定朝代就會有個分封子孫強幹弱枝高壓懷柔什麼的。更可怕是還有填充題:
1)清朝皇帝選調翰林官到_______當值,當值的官員根據皇帝的意旨擬寫諭旨。
2)清朝皇帝在隆宗門內設立_______,挑選謹慎可靠的大臣處理機密事務。
請告訴我兩個空格內應填的生字以及這兩位清朝皇帝分別是誰?
從教育界的朋友間得知,幾年前朋友去考評局參加關於新高中中史課程簡介會,有些人真是古老石山到牢不可破,堅持認為把資料題引入中史科已經是「將世史科的方法用在中史科」。上帝!我們要的不是一個表面的框架,而是根本的改革好不好。
想起唸中國歷史科筆者真是一殻眼淚。想當年筆者年世界歷史的成績還不錯,可是中國歷史科真是欲哭無淚。即使是到高考的時候,明明還是再說鴉片戰爭、說天津條約說北京條約,為甚麼世界歷史科可以使用的技巧在中國歷史裏完全不通用?中國歷史科需要的感覺還是停留在四個字四個字的標準答案—此話怎麼說?只能說如果我把書本背好了我就能拿一個A的感覺。
就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和我們香港市民息息相關的南京條約來說。在世界歷史科重點並不是香港割讓了這麼簡單,學生除了要知道鴉片戰爭對於清朝的影響對香港未來的影響,還有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以及戰爭的類型—這到底是商業戰爭還是一場上的政治的角力?這類型的題目讓學生溫故知新,從歷史洪流中讓我們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查看這個地球的變化,然後再看我們今日身處之地,明白人間的歷史如何川流不息。例如談到革命時,雖然失敗可大家都知道他們為日後的民主或者推翻帝制建立了非常舉足輕重的基礎。還有更加重要的是到底是一個英雄人物造就了時勢,還是一個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只要有合適的時勢就自然會有英雄人物冒上來?這些充滿爭議性的題目訓練了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思辨能力。考試題目對筆者來說都頗有趣味,至少在背誦也沒有那麼辛苦,因為答案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可是那個可恨的中國歷史科就不是這樣了。筆者一直在懷疑那些年中國歷科拿A的朋友們,你們的腦袋到底是甚麼構造的?為甚麼你們可以把有西周封建至中國大躍進期間幾千年的歷史都塞進腦袋裏,而且還可以記着那些地圖、每一場的戰爭、每一個朝代的首都在甚麼地方等等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娘真的背不下去啊!臣妾真的辦不到啊!
一言以蔽之筆者認為學習中國歷史絕對沒有問題。可是我們能不追蹤一些太過雞毛蒜皮的地方,多想一些比較有建設性的主題嗎?例如考慮到底封建制度是否適合推行、又或者再君主集權之下的社會是否能長治久安、隨便選擇幾個朝代為例陳述自己的見解再配合適當的史實,這樣不是更加有趣味嗎?
所以雖然筆者當年覺得歷史很有趣,但只局限在世界歷史科—直至上了大學念到不同的中國歷史課,有不同的視野和觀點,才看到讀中國歷史原來可以比較有趣和生動。要不是大學時遇上了比較好的教授,中國歷史科變得不再僵化,可能到現在我還會覺得中國歷史科真是__ __ 的科目!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