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2009 極盡奢華東正教堂

到訪俄羅斯看歷代建築物, 除了昨天的宮殿還有教堂. 到過梵蒂岡或西藏的人都知道宗教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可以有多大. 早陣子上映的電影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把梵蒂岡拍個夠看個夠, 我是為了梵蒂岡入場的. 2001年我曾到訪梵蒂岡, 當時我18歲左右, 在郵局買了梵蒂岡的郵票, 寄了一張postcard給自己喜歡的人, 但沒有寄給自己. 於是梵蒂岡給我留下的回憶便是這張postcard和當時的人. 話題扯遠了.

東正教和傳統基督教並一不樣, 詳情不多講了. 但俄羅斯最著名的聖巴素教堂(即九個洋蔥頭的五顏六色教堂)便是東正教教堂的代表作. 怎看都似積木, 好可愛!!

在我們的酒店步行五分鐘便可以來到這個地方. 紅牆(red square)和聖巴素大教堂. 為什麼要站在這樣近影呢? 因為太多人了, 要這樣拍才可看不到多餘的遊客入鏡!

俄羅斯另一個著名的教堂, 名叫”教世主大教堂(carhedral of christ redeemer)”, 在這裡可以遙望克里姆林宮. 由於那天穿的裙子太短了(不及膝)所以不准入教堂. 這個教堂和芬蘭首都Helsinki 的四方教堂外型有點似, 但這個大很多, 不知是否都是四方型地基?

早幾天貼過大塞車的場景, 其實是我們到一個叫莎哥斯基古城(zagorsk)的時候拍下的. 這個古城又名”金環古城, 於1345年興建, 是俄羅斯東正教的聖地. 這裡有一個藍色洋蔥頭教堂, 洋蔥上有金色的星星, 名叫”聖母升天教堂”. 導遊沒有提及但我留意到這教堂前種滿了代表聖母的玫瑰花. 很多信徒也拿著大大枝的玫瑰去祈禱 (少說都有50cm長的玫瑰!). 另外還有聖三一教堂和樞機教堂.

這裡現時還有很多修士, 依據不同的職位和階級穿著不同的黑袍. 以前途來說, 這裡的修士出路是全俄羅斯最光明的. 下圖的黑衣人不是回教教徒, 是修士啊. 他們相信鬍子代表智慧, 所以都留著長長的鬍子.

上面那個金色頂的教堂, 裡面同樣金碧輝煌, 比起皇宮有過而無之不及. 後來的基督教認為沒有必要把錢都花在這種裝修上, 所以基督教堂都是比較簡單的. 祈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至於只在乎外表而不著重內在更是非常不要得的事.

在莫斯科看了這些教堂後, 我們在聖彼得堡到了一個叫彼得與保羅城堡(Peter & Paul Fortress).

如果有看過真假公主這卡通, 或電影, 都知道最後的一代沙王, Nicholas II的一家可能還留有活口, 並未全員被共產黨殺害. 可是大部份人是死了是沒錯的了, 據知英國王室與沙王皇室有遠親關係, 二十多年前左右曾經捐出DNA把當年被殺害及埋屍荒野的”疑似沙皇一家屍骨”做過驗証, 証實屍體都是屬於沙皇家族及其五個僕人. 歷代沙王的遺骨都安放於此, 他們一家被找回屍體後也另設房間安葬.

↑ 女工打掃的就是沙皇一家的墓碑. 沙皇們的遺骨不是放在地面這個棺材, 而是在這棺木以下兩三米的密室中安置. 四面用紅磚砌好, 防蟲防濕. 加上沙皇不流行搞什麼陪葬品, 所以盜墓是沒有必要的.

其他的沙皇墓, 別看很似一個棺木啊, 都是假的^^

教堂的側室有一個沙皇家族歷史教室, 看著一個個Family Tree, 總算開始明白誰人是誰人.

最後的沙皇是20世紀初的人物, 都已經有相片了. 這麼看起來, 還不足100年的歷史, 難怪過往幾十年來還是有人會以沙皇的家族為電影橋段.

 

(關注我的微博@wongkiri 面書訂閱@Kiri Chloe Wong)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