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一個地理上位於歐洲和亞洲交匯的地點.
一個曾經非常強大, 但在19世紀後期光輝不再的文明古國.
Ottomen Empire, 和滿族王朝大清一樣, 曾經經歷過非常顯赫的歲月. 前者後來被西方烈強嘲笑是Sickman of Europe, 和中國的”東亞病夫”有異曲同工之妙(!?)
土耳其最著名的城市是伊斯坦堡(Istanbu). 千多年前至今, 她依然是充滿傳奇和魅力的大都會. 既保留了眾多華麗的古建築, 卻又不失現代都市的設施. 當中最漂亮也最多人去參觀的是藍色的清真寺- 藍廟(Sultan Ahmed Mosque). 藍廟在回教世界非常著名, 原因是它擁有的宣禮塔數目. 不成文規定世界各地回教寺的宣禮塔數目都不可跟聖地麥加的一樣. 於是有一個傳說當擁有六支宣禮塔的藍廟建成後, 國王便派了建築師到麥加, 加建多一支宣禮塔, 成為七支.
當年的全家幅. 那時未懂用DSLR, 連大相機都沒看過, 相片都是DC仔級數, 也不懂採光構圖, 沒有什麼好相片.
第二個土耳其必到的地方叫奇石林(Cappadocia), 它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又尖又圓的巨石之中,原來有城堡, 民宅, 甚至深入地底的地洞. 從前基督徒為了逃避羅馬政府的迫害, 便躲進這些石林中內避難. 宗教戰爭向來死得人多, 事過境遷後奇石林的故事只是滄海一粟. 我個人認為要看它們最好是在白雪漫天的日子, 加添一份蒼涼; 可是八月的夏日何來白雪, 我們在凌晨三點鐘坐上了熱氣球, 從上空去觀賞這辛酸故事留下的遺物.
在網上看過白雪遍地的奇石林.
我到訪時是搭熱氣球的. 先看到民居, 後來慢慢飄入了奇石林群.
那時還很喜歡拍這種無聊相片.
棉花堡(Pamukkale)位於土耳其西南部, 遠看是一個白色的山丘, 近看是棉花般的石層. 近年遊客眾多, 提供溫泉的酒店其門如市, 故溫泉水流失較以前嚴重。為保障天然生態景觀, 進入流水區前先要脫掉鞋子. 遊客可以穿上泳衣來泡一個露天溫泉浴.
這天我們也住宿溫泉酒店, 我還試了熱呼呼的土耳其桑拿浴. 我穿著泳衣(那時很怕差, 著一件頭的, 不似現在都是三點式:P) 躺在一片高約一米的黑色大理石上, 先令全身血液都沸騰起來, 然後再由土耳其浴的專人拿著一些類似我們洗碗用的百潔布再我們身上狂刷, 刷去死皮和老泥. 這些專人都是20多歲, 身型健碩的哥哥, 如果自問對健身教練身型的年青壯男有興趣, 絕對值得一試. 不過有一點令我嚇壞的是, 他們會不由分說把手伸入的的泳衣之內努力刷死皮的! 面皮薄或太保守的女生怕蝕底可能會面紅紅. 洗完一個土耳其浴後簡直虛脫, 來一杯傳統的蘋果茶便完全了身心洗滌.
土耳其菜在香港不多, 去年在尖沙咀試過一間不錯的, 那個蘋果茶由香味到專用的玻璃杯都和土耳其傳統的一模一樣.
土耳其另一個令西歐和日本無數旅客趨之若鶩的地方是以弗所古城(Ephesus). 對研究歷和和基督教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必到之地. 她雖然荒廢, 但完好無缺. 這個愛琴海的沿岸城市, 曾經是羅馬帝國盛極一時的亞洲首都, 也是亞洲的貿易金融中心, 更是絲綢之路的其中一段. 在鼎盛的時候曾住上25萬名居民. 現在看來這城市遺下最多的就是一排排的石柱與大理石, 但在樑柱之間亦能窺探出當時城市建築的龐大.
網上找來的完整圖片. 這是當年的圖書館.
石柱, 圖書館和石棺 (裡面已經空了)
這個城市亦設有紅燈區, 沿著地上依稀可見的指示, 我們知道了這也是一個黃業興旺的城市.
聖經中有以弗所書,今天在以弗所山腳下所留下來的露天劇場遺跡根據宗教人士所指, 可能就是保羅昔日要進去拯救他的同工的戲園. 相傳提摩太是以弗所教會的監督(或作主教) , 故以弗所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日基督教世界的中心,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的七封信, 第一封就是寄給以弗所的, 以弗所亦相傳是保羅工作最長久的城市.
整個土耳其旅程中最吸引我的是充滿著神秘浪費色彩的特洛伊(Troy). 有沒有聽過木馬屠城記? 在我們唸中學時, 老師告訴我們有關特洛依的美麗傳說: 相傳特洛伊戰爭源於斯巴達(古希臘大城市, Sparta) 皇后海倫的爭奪戰.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Hector)和二王子帕里斯(Paris)在到訪斯巴達的時候, 遇見當時全希臘最漂亮的女子海倫(Helen). Paris被海倫的美色吸引, 半擄半搶的將海倫帶回特洛伊. 二王子此舉動令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面目無光,引發著名的特洛伊戰役(Trojan War), 又名木馬屠城記.
1870年, 德國考古學家及商人謝里萬 ( Heinrich Schliemann ) 為了證明《荷馬史詩》的歷史價值, 在土耳其西北展開了他的尋找特洛伊行動. 1873年, 謝里萬終於在一個遺址上發掘出特洛伊古城和各式各樣的文物.
不過後來我們更熟識的叫Trojan程式, 即是網上的駭客軟件.
在離開了土耳其之後我們到了杜拜數天. 那時杜拜開始發展沒多久, 但已經很美了. 四圍都是全身包得一身黑只餘眼睛的女人, 以及看上去和拉登沒什麼分別的男人. 名店很多, 杜拜太有錢了. 我們住不起帆船酒店, 所以沒有世界第一豪華的酒店相片分享.
不過我入了沙漠…
碎碎唸: 沒有專業級數的相機, 很多值得拍下的美景都拿不回家. 要是那時我有一部DSLR一定可以拍到壯麗無比的沙漠黃昏!! 可是事實是我拍了這些駱駝後DC已經不能再拍什麼了!!! 我在沙丘上滑沙的情景當然也拍不下來了. 快門不夠快啊!!
在杜拜Tiffany & Co. 買入了人生第一件Tiffany純銀手鍊. 和Juno的是同一款. 那時香港在炒, 在杜拜買可以退稅. 這是我唯一一次到訪阿拉伯國家. 至於伊斯坦堡我也很希望在未來可以到訪. 但相對之上更有興趣的是世界文明起源之地 – mesopotamia(米索不達米亞), 即今日的伊朗.
(關注我的微博@wongkiri 面書訂閱@Kiri Chloe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