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元宵台灣文青之旅⑧】故宮博物院管理的張大千紀念館-「摩耶精舍」導賞申請

2014年2月的台灣文化之旅得到各方台灣好友相助,成功參觀多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除了觀看整紀念堂展廳Vemeer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Monet的畫作、故宮博物院、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美術館外,還有其中一個非常難到訪的紀念館-台北故宮博物院附近的「張大千紀念館-摩耶精舍」。  

摩耶精舍位於豪宅區內,門禁森嚴,非工作人員帶領閒雜人等不得內進。現在只要上故宮博物院網站就可以 登記導賞團,今次就帶同大家率先參觀。

*登記方法在本文底部

張大千紀念館又名摩耶精舍,建於民國65年,位於外雙溪溪水雙分之處,由先生親自設計興造雙層四合院建築,並搭配以中國式庭園。

「摩耶」一名出自佛教典故,為釋迦牟尼之母,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故「摩耶精舍」即「大千精舍」。先生逝世百日後,家屬遵其遺願捐出精舍成立紀念館,交由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俾使參訪者至此故居中,不但了解其居家生活狀況,也緬懷先生一生的歷練、繪藝與風采。

張大千先生,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生於民國前13年(1899),卒於民國72年(1983),享年85歲。畫風自成一格,成為近代繪畫史上一大家。一生充滿傳奇,如曾赴日學染織,又入寺為僧,並在戰火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等。

雖四處遊歷,對居所卻十分考究,不論四川「梅邨」、巴西「八德園」、美國「可以居」和「環蓽盦」到台北「摩耶精舍」,均極富園林之勝。

由於先生晚年眼睛不佳,玻璃上設有放大鏡供先生觀賞庭園。

一樓會客廳陳設典雅大方,牆上懸有民國71年所得中正勳章,以及和中西兩大畫家溥心畬、畢卡索的合照。 緊鄰會客廳的是大畫室,先生蠟像正揮毫作畫,栩栩如生。

四壁懸掛紀念性如敦煌石窟前的留影,兄長照片和母親、老師的書畫作品等。

客廳側的畫室重現先生生前的作畫場景,並佈置了先生的毛筆及奇石珍品。

後有小會客室,為張夫人接待女賓之所,放置奇石彰顯先生愛石之癖。又先生為知名美食家,餐廳懸掛「賓筵食帖」,書寫宴請嘉賓的菜單,頗有生活情趣。

二樓裱畫室因先生考究裝裱所設,聘請師傅前來裱褙。

另有小畫室陳設簡潔,應是先生悠閒創作小幅作品之所。壁上掛鐘停在上午八時一刻,乃為紀念先生辭世的時刻而設定。

庭園為先生精心所營造,其中花木,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後園影娥池畔上登「翼然」、「分寒」兩涼亭,可盡收雙溪遠近景色,故先生嘗說:「凡我眼見,皆我所有」。

另有考亭一座,是烤肉的所在。在爐架外,放置數個醃製四川泡菜的陶甕,有懷舊風味。前豎巨石摹刻「大千居士乞食圖」,足見先生之風趣。花園外流水淙淙,正是這清澈河川讓山明水秀更加賞心悅目。耳中有水聲、眼下有流水。

鄰家桃花在寒冷的冬日下盛放,河上翻起千堆雪。先生的庭園卻是滿園花落。

經過雨疏風驟的昨夜,先生園子中的花被打下了一大半。

看著花謝花墮葬身溝渠邊,花朵們在寒冷的日子裡悽悽慘慘的等待著她們生涯最後一刻,等待北風過後化作春泥。

張大千紀念館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其中一個分區展館,不設Walk in服務,請預先上網以個人或團體預約。

按此 透過網上遞交申請表即可參加由工作人員帶領的導賞團參觀。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